四字成语

蝇头小利

yíng tóu xiǎo lì

成语正音

蝇,不能读作“shénɡ”。

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满庭芳》:“蜗角虚名,蝇头微利。”

杳无音讯

yǎo wú yīn xùn

没有一点消息。见“杳无音信”。

成语出处
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七章:“半年前就出走了,至今杳无音讯,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。”

雁过拔毛

yàn guò bá máo

成语正音

过,不能读作“ɡuō”。

比喻人爱占便宜,见有好处就要乘机捞一把。

成语出处
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1回:“话虽如此,他既没那‘雁过拔毛’的本事,就该悄悄儿走。”

学无师承

xué wú shī chéng

师承:相承的师法。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教传授

成语出处

宋·黄庭坚《次韵秦觏过陈无已书院观鄙句之作》诗:“我学少师承,坎井可窥底。”

饮水思源

yǐn shuǐ sī yuán

成语正音

饮,不能读作“yìn”。

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。比喻不忘本。

成语出处

北周·庾信《徵调曲》: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

一得之愚

yī dé zhī yú

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。 >> 一得之愚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,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

鹰扬虎视

yīng yáng hǔ shì

象鹰那样飞翔,如虎一般雄视。形容十分威武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大雅·大明》:“维师尚父,时维鹰扬。”《周易·颐》:“虎视耽耽,其欲逐逐。”三国魏·应璩《与侍郎曹长思书》:“王肃以宿德显授,何曾以后进见拔,皆鹰扬虎视,有万里之望。”

厌难折冲

yàn nán zhé chōng

指能克服困难,抗敌取胜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刘向《说苑·尊贤》:“故虞有宫之奇,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;楚有子玉、得臣,文公为之侧席而坐。远乎!贤者之厌难折冲也。”

学无所遗

xué wú suǒ yí

遗:遗漏。形容学识渊博,无所不知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曹丕《典论论文》:“斯七子者,于学无所遗,于辞无所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