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字成语

血国三千

xuè guó sān qiān

喻指众多的诸侯国。商贾及得国者可以从中取利,犹如蚊虫有无穷的血源可以吸食自肥,故称。 汉 扬雄 《法言·渊骞》:“﹝或問﹞‘貨殖。’曰:‘蚊。’曰:‘血國三千,使捋疏,飲水,褐博,没齒無愁也。’” 汪荣宝 义疏:“ 宋 ( 宋咸 )云:‘三千國者,昔 禹 會 塗山 ,執玉帛者萬國,於 商 周 之世,已漸并之矣,故至 漢 但可三千而已。’ 吴 ( 吴祕 )云:‘ 周 一千八百國,而 漢 郡國一百三、縣邑千三百一十四,云三千者,蓋貨殖之人倍取於國,且言其多歟?’ 司馬 ( 司馬光 )云:‘三千,言其衆也。’ 俞 ( 俞樾 )云:‘《漢書·王莽傳》:“ 始建國 四年,授諸侯茅土,諸侯之員千有八百,附城之數亦如之。”是合諸侯與附城凡三千六百國。血國三千,依 莽 制言之,舉成數耳。 楊子 此文,蓋亦有譏焉。是時以圖簿未定,未授國邑,且令受奉都内,月錢數千,諸侯皆困乏,至有庸作者。 楊子 因或問貨殖而應之曰蚊,又復爲此言,若謂彼貨殖者,亦猶蚊之爲蟲,食人之血以生耳。今天下建國三千,彼得國者亦將血之以自肥也。乃使之捋疏,飲水,褐博,没齒無愁邪?……’按 宋 吴 解此,固爲曲説。 俞 據 莽 制爲釋,亦紆回難通。 温公 謂三千言其衆,是也。”

应时对景

yìng shí duì jǐng

应:适合;对:相合。适合当时的情景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八回:“应时对景,我们各贺一杯,你再说飞觞吧。”

殷鉴不远

yīn jiàn bù yuǎn

殷:指商朝后期;鉴:镜子。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。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。 >> 殷鉴不远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大雅·荡》:“殷鉴不远,在夏后之世。”

养虎留患

yǎng hǔ liú huàn

比喻纵容敌人,自留后患。同“养虎自遗患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六回:“今其子乃欲见逐,岂非养虎留患耶?”

血海冤仇

xuè hǎi yuān chóu

血海:形容杀人流血很多。形容仇恨极大、极深

成语出处

清·陈天华《狮子吼》:“放着他血海冤仇三百载,鬼混了汉家疆宇十余传。”

姚黄魏紫

yáo huáng wèi zǐ

姚黄:千叶黄花牡丹,出于姚氏民家;魏紫:千叶肉红牡丹,出于魏仁溥家。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。后泛指名贵的花卉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欧阳修《绿竹堂独饮》诗:“姚黄魏紫开次第,不觉成恨俱零凋。”

一箪一瓢

yī dān yī piáo

一箪食物,一瓢饮料。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。 >> 一箪一瓢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

寻山问水

xún shān wèn shuǐ

寻:探求。游山玩水

成语出处

元·石子章《竹坞听琴》第二折:“只待要说古谈今,寻山问水,傍柳穿花,那里也修身正己,利民润物,治国齐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