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带同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二人同心这样含有同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同字的成语!

二人同心

成语拼音

èr rén tóng xīn

成语解释

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,就会无往不胜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

一心同归

成语拼音

yī xīn tóng guī

成语解释

齐心趋向同一目的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上唱而民和,上动而下随,四海之内,一心同归。”

一辞同轨

成语拼音

yī cí tóng guǐ

成语解释

犹众口一词。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。

成语出处

《韩非子·八奸》:“此皆俱进俱退,皆应皆对,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。”又《内储说上》:“今群臣无不一辞同轨乎季孙者,举鲁国尽化为一,君虽问境内之人,犹不免于乱也。”

同病相怜

成语拼音

tóng bìng xiāng lián

成语解释

怜:怜悯,同情。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。 >> 同病相怜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阖闾内传》:“子不闻河上之歌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”

同舟共命

成语拼音

tóng zhōu gòng mìng

成语解释

比喻命运相同,利害一致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百二回:“占光又催着道:‘我们此刻,统共一十四个人,真正同舟共命,务求大家想个法子,脱了干系才好。’”

同心协济

成语拼音

tóng xīn xié jì

成语解释

指齐心协力,克服困难。同“同心共济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陈忱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四年》:“故仁宗皇帝时,虽有西夏元吴之叛,而晏然若无事者,以韩琦、范仲淹同心协济也。”

同气相求

成语拼音

tóng qì xiāng qiú

成语解释

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乾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流湿,火就燥,云从龙,风从虎。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

同声相应

成语拼音

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

成语解释

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指志趣、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,自然地结合在一起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乾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流湿,火就燥,云从龙,风从虎。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

同类相求

成语拼音

tóng lèi xiāng qiú

成语解释

指物之同类者互相聚合。 >> 同类相求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同明相照,同类相求,云从龙,风从虎。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