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带同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率土同庆这样含有同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同字的成语!

率土同庆

成语拼音

shuài tǔ tóng qìng

成语解释

犹言普天同庆。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白居易《贺上尊号后大赦天下表》:“臣某言:伏奉七月十三日制书,大赦天下,跪捧宣布,蹈舞欢呼,自天降休,率土同庆。”

十鼠同穴

成语拼音

shí shǔ tóng xué

成语解释

比喻使集中在一起,一网打尽。 >> 十鼠同穴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书·鲍勋传》:“勋无活分,而汝等敢纵之!收三官已下付刺奸,当令十鼠同穴。”

三马同槽

成语拼音

sān mǎ tóng cáo

成语解释

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。也泛指阴谋篡权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三国魏正始后,司马懿与其子师昭执军政大权,屏除异己,时有‘三马同槽’之目。三马,隐指懿父子三人。”

不同凡响

成语拼音

bù tóng fán xiǎng

成语解释

凡响:平凡的音乐。形容事物不平凡,很出色。

成语出处

高云览《小城春秋》第四章:“他那双炯炯的摄人魂魄的眼睛,聪明的人一定会看出这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。”

非同等闲

成语拼音

fēi tóng děng xián

成语解释

非:不;等闲:寻常,一般。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,不能忽视

成语出处

《追求》:“除非他自承怯弱,抛弃了这憧憬,不然,他不得不做一个非同等闲的人。”

敌忾同仇

成语拼音

dí kài tóng chóu

成语解释

全体一致痛恨敌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:“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”。《左传·文公四年》:“诸侯敌王所忾,而献其功”。

党同伐异

成语拼音

dǎng tóng fá yì

成语解释

伐:讨伐,攻击。指结帮分派,偏向同伙,打击不同意见的人。 >> 党同伐异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党锢传序》:“自武帝以后,崇尚儒学,怀经协术,所在雾会。至有石渠分争之论,党同伐异之说。”

与民同忧

成语拼音

yǔ mín tóng yōu

成语解释

忧:忧患。与人民共忧患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舜钦《诣匦疏》:“岂上位务在镇静,不须与民同忧也?”

味同嚼蜡

成语拼音

wèi tóng jiáo cù

成语解释

象吃醋一样,没有一点儿味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。

成语出处

《楞严经》卷八:“当横陈时,味同嚼醋。”

同恶共济

成语拼音

tóng è gòng jì

成语解释

坏人互相勾结,共同作恶。同“同恶相济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“五四”爱国运动资料·曹汝霖》:“要之官官相护,同恶共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