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带同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天下大同这样含有同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同字的成语!

天下大同

成语拼音

tiān xià dà tóng

成语解释

指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,指共产主义

成语出处
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礼运》:“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。”

江海同归

成语拼音

jiāng hǎi tóng guī

成语解释

归:归宿。百海千江最终都流归大海。形容殊途同归

成语出处

宋·钱易《南部新书》:“初若矛楯相向,后类江海同归。三殿谈经,自此始也。”

一体同心

成语拼音

yī tǐ tóng xīn

成语解释

一体:一个整体;同心:齐心。比喻关系密切,共同一心。

成语出处

《仪礼·丧服》:“父子一体也,夫妻一体也,昆弟一体也。”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二人凡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

同袍同泽

成语拼音

tóng páo tóng zé

成语解释

袍:长衣服的通称;泽:内衣。原形容士兵互相友爱,同仇敌忾。比喻共事的关系(多指军人)。也指有交情的的友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: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。岂曰无衣,与子同泽,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,与子偕作。”

感同身受

成语拼音

gǎn tóng shēn shòu

成语解释

感:感激;身:亲身。心里很感激,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。

成语出处

《艺风堂友朋书札》:“小方壶主人承招致,俾不至有臣朔之饥,感同身受。”

同舟共济

成语拼音

tóng zhōu gòng jì

成语解释

舟:船;济:渡,过洒。坐一条船,共同渡河。比喻团结互助,同心协力,战胜困难。也比喻利害相同。 >> 同舟共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,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”

乍同乍异

成语拼音

zhà tóng zhà yì

成语解释

乍:忽然;同:一样;异:不同。一会同意,一会不同意,形容言语或态度变化太快

成语出处

《鬼谷子·飞坩》:“其说辞也,乍同乍异。”

求同存异

成语拼音

qiú tóng cún yì

成语解释

求:寻求;存:保留;异:不同的。找出共同点,保留不同意见。

成语出处

《人民日报》1965.3.23:“共同点是基本的,分歧是局部的,可以求同存异。”

一心同体

成语拼音

yī xīn tóng tǐ

成语解释

犹言同心同德。指思想统一,信念一致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二回:“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,师徒们一心同体,共诣西方。”

通同一气

成语拼音

tōng tóng yī yì

成语解释

串通在一起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一十回:“况且打死的贼是周瑞的干儿子,必是他们~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