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4
带吐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握沐吐飱这样含有吐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吐字的成语!

握沐吐飱

成语拼音

wò mù tǔ cān

成语解释

犹言握发吐哺。《新唐书·张玄素传》:“ 周公 資聖人,而握沐吐飱,下白屋,況下 周公 之人哉!”亦省作“ 握沐 ”。 明 胡应麟 《诗薮·国朝下》:“自 北地 、 濟南 以峻峭遇物,古人握沐之風,幾於永絶。”

吐哺捉发

成语拼音

tǔ bǔ zhuō fā

成语解释

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。同“吐哺握发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后廿九日复上书》:“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,亦宜引而进之,察其所以而去就之,不宜默默而已也。”

横眉吐气

成语拼音

héng méi tǔ qì

成语解释

犹言扬眉吐气。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五代·齐己《轻薄行》:“玉鞭金镫骅骝蹄,横眉吐气如虹霓。”

不吐不快

成语拼音

bù tǔ bù kuài

成语解释

吐:倾诉;快:痛快。不说出来就不痛快

成语出处

叶圣陶《在民间》:“庞怀着一腔的意思,又丰富,又热烈,不吐不快,故而高兴地这样问。”

握发吐哺

成语拼音

wò fā tǔ bǔ

成语解释

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,殷切求才。 >> 握发吐哺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韩诗外传》卷三:“成王封伯禽于鲁,周公诫之曰:‘往矣!子其无以鲁国骄士。吾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也,又相天下,吾于天下亦不轻矣,然一沐三握发,一饭三吐哺,犹恐失天下之士。’”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亦记此事。

半吞半吐

成语拼音

bàn tūn bàn tǔ

成语解释

形容说话含糊不清,不直截了当。

成语出处

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五卷:“仿王孟以为高,而半吞半吐者,谓之贫贱骄人。”

握沐吐餐

成语拼音

wò mù tǔ cān

成语解释

沐:洗头发;吐:吐出。为了礼贤下士而停止洗头和吃饭。指为国而礼贤下士,求贤若渴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张玄素传》:“周公资圣人,而握沐吐餐,下白屋,况下周公之人哉!”

吐珠于泽,谁能不含

成语拼音

tǔ zhū yú zé,shuí néng bù hán

成语解释

含:衔在嘴里。明珠出于水泽,则人人都会取来衔在嘴里。比喻君权旁落,则人人都要谋夺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翟峬传》:“故孔子曰:‘吐珠于泽,谁能不含。’谕君之权柄外假,则毕竟取以为己利,犹出于泽中,谁能不含。”

茹柔吐刚

成语拼音

rú róu tǔ gāng

成语解释

柔:软;刚:硬。吃下软的,吐出硬的。比喻怕强欺软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大雅·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柔则茹之,刚则吐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