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字开头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6 15:07

望风响应

成语拼音

wàng fēng xiǎng yīng

成语解释

望:看。风:风声。看到对方有什么举动,就积极响应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翘足引领,望风响应。”

望风承旨

成语拼音

wàng fēng chéng zhǐ

成语解释

指说话行事同机迎合他人意旨。见“望风希指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石崇传》:“骏戚属尊重,权势赫奕。内外有司,望风承旨。”

望帝啼鹃

成语拼音

wàng dì tí juān

成语解释

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,号望帝,为蜀治水有功,后禅位臣子,退隐西山,死后化为杜鹃鸟,啼声凄切。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。 >> 望帝啼鹃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:“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,也不见得湛湛清天。我不要半星血红尘洒,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。等他四下里皆瞧见,这就是咱苌弘化碧,望帝啼鹃。”

望风而靡

成语拼音

wàng fēng ér mí

成语解释

①见对方的威势就服服帖帖。形容畏惧之状。②望见对方就为之折服倾倒。形容钦敬之状。③形容军无斗志。同“望风披靡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杜周传》:“天下莫不望风而靡,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,骨肉亲属莫不股栗。”唐·陈子昂《堂弟孜墓志铭》:“是以乡里长幼,望风而靡;邦国贤豪,闻名而悦服。”

望表知里

成语拼音

wàng biǎo zhī lǐ

成语解释

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本质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杨炯《从甥梁锜墓志铭》:“穆天子羽陵之籍,莫不因条报叶,望表知里。”

望空捉影

成语拼音

wàng kōng zhuō yǐng

成语解释

犹言捕风捉影。比喻言论行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为依据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7卷:“只凭数句之话,望空捉影,以陷臣罪。”

望峯息心

成语拼音

wàng fēng xī xīn

成语解释

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。多指遁世隐居。亦喻知难而止息。 南朝 梁 吴均 《与朱元思书》:“鳶飛戾天者,望峯息心;經綸世務者,窺谷忘反。”亦作“ 望岫息心 ”。《南史·何点传》:“ 豫章王 嶷 命駕造 點 , 點 從後門遁去。司徒 竟陵王 子良 聞之,曰:‘ 豫章王 尚望塵不及,吾當望岫息心。’” 明 袁宏道 《与管东溟书》:“猜嫌忽至,謗議遂成,足下深居避影,不肖亦望岫息心。”

望风希指

成语拼音

wàng fēng xī zhǐ

成语解释

指说话行事见机迎合他人意旨。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恕传》:“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狂悖之弟,而有司默尔,望风希指,甚于受属。”

望尘不及

成语拼音

wàng chén bù jí

成语解释

比喻远远落在后面。同“望尘莫及”。 >> 望尘不及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[咨]复拜东海相,之官,道经荥阳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谒候。咨不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尘不及。 《后汉书·赵咨传》顿悟捷得……故朋昔类,望尘不及,皆靡弛而逝矣。 宋·叶適《周君南仲墓志铭》

望其肩项

成语拼音

wàng qí jiān xiàng

成语解释

形容赶得上或达得到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汪琬《与周处士书》:“议论之超卓雄伟,真有与《诗》《书》六艺相表里者,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