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带问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一问三不知这样含有问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问字的成语!

一问三不知

成语拼音

yī wèn sān bù zhī

成语解释

不管怎样问,总说不知道。 >> 一问三不知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哀公二十七年》:“君子之谋也,始、衷、终皆举之,而后入焉。今年三不知而入之,不亦难乎?”

兴师问罪

成语拼音

xīng shī wèn zuì

成语解释

发动军队,声讨对方罪过。也指大闹意见,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二十五:“元昊乃改元,制衣冠礼乐,下令国中,悉用蕃书、胡礼,自称大夏。朝廷兴师问罪。”

问鼎中原

成语拼音

wèn dǐng zhōng yuán

成语解释

问:询问,鼎:古代煮东西的器物,三足两耳。中原:黄河中下游一带,指疆域领土。比喻企图夺取天下。

成语出处

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,代表九州,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。夏、商、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,为得天下者所据有。

丙吉问牛

成语拼音

bǐng jí wèn niú

成语解释

看到牛的异常想起天气变化,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。 >> 丙吉问牛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楚王轼怒蛙,以昆虫之敢死;丙吉问牛,恐阴阳之失时。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

问诸水滨

成语拼音

wèn zhū shuǐ bīn

成语解释

滨:水边。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贡之不入,寡君之罪也,敢不共给?昭王之不复,君其问诸水滨!”

质疑问难

成语拼音

zhì yí wèn nàn

成语解释

质疑:请人解答疑难;癌难:对于疑问反复讨论、分析或辩论。提出疑难,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陈遵传》:“竦居贫,无宾客,时有好事者从之质疑问事,论道经书而已。”

学问思辨

成语拼音

xué wèn sī biàn

成语解释

学习,追究,思考,分辨。指做学问要学习、探究、思考、分辨

成语出处
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。”

问柳寻花

成语拼音

wèn liǔ xún huā

成语解释

①玩赏春景。②后人以“花”、“柳”比喻妓女,故指狎妓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甫《严中丞枉驾见过》:“元戎小对出郊外,问柳寻花到野亭。”

明知故问

成语拼音

míng zhī gù wèn

成语解释

明明知道,还故意问人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无名氏《绣花鞋》:“明人何必细说。你也知道是谁,却就是明知故问呢!”

问一得三

成语拼音

wèn yī dé sān

成语解释

问一件事却得到解决三件事的办法。形容求少得多。 >> 问一得三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春秋 孔丘弟子《论语.季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