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带五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九五之尊这样含有五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五字的成语!

五尺之童

成语拼音

wǔ chǐ zhī tóng

成语解释

指尚未成年的儿童。古尺短,故称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滕文公子》:“从许子之道,则市价不贰,国中无伪;虽使五尺之童适市,莫之或欺。”

咸五登三

成语拼音

xián wǔ dēng sān

成语解释

指帝德广被,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方将增泰山之封,加梁父之事,鸣和鸾,扬乐颂,上咸五,下登三。”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下》引此文,颜师古注:“咸,皆也,言汉德与五帝皆盛,而登于三王之上也。”

十雨五风

成语拼音

shí yǔ wǔ fēng

成语解释

十天下一场雨,五天刮一次风。谓风调雨顺。

成语出处

前蜀·杜光庭《画五岳诸神醮词》:“上扶邦国,傍祐黎元。调十雨五风以登稼穑,普九州六合以致雍熙。”

十浆五馈

成语拼音

shí jiāng wǔ kuì

成语解释

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。本指卖浆者争利,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。 >> 十浆五馈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典出《列子·黄帝》:“子列子之齐,中道而反,遇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曰:‘奚方而反?’曰:‘吾惊焉。’‘恶乎惊?’‘吾食于十浆,而五浆先馈。’”

牵五挂四

成语拼音

qiān wǔ guà sì

成语解释

指接连不断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于是接二连三,牵五挂四,将一条街烧得如‘火焰山’一般。”

拔十失五

成语拼音

bá shí shī wǔ

成语解释

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蜀书·庞统传》:“今拔十失五,犹得其半,而可以崇迈世数,使有志者自励,不亦可乎?”

攒三聚五

成语拼音

cuán sān jù wǔ

成语解释

三三五五聚在一起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邓椿《画继》卷四:“每作竹,必乘醉大呼,然后落笔。不可求,或强求之,心诟骂而走。然有愧宅相者,于攒三聚五太拘拘耳。”

五侯九伯

成语拼音

wǔ hóu jiǔ bó

成语解释

五侯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诸侯;九伯:九州之长。泛指天下诸侯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五侯九伯,女实征之,以夹辅周室。”

五痨七伤

成语拼音

wǔ láo qī shāng

成语解释

痨:结核病。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

成语出处

老舍《二马》:“两位马先生都没有脏病,也没有五痨七伤,于是又平安的过了一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