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5
带息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屏气敛息这样含有息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息字的成语!

屏气敛息

成语拼音

bǐng qì liǎn xī

成语解释

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,暂止住了呼吸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蔡邕《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》:“臣邕怔营惭怖,屏气累息,不知所自投处。”

屏气不息

成语拼音

bǐng qì bù xī

成语解释

屏气:抑制呼吸。闭住气不呼吸,形容敬谨畏惧的样子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乡党》:“屏气似不息者。”

喘息之间

成语拼音

chuǎn xī zhī jiān

成语解释

喘一口气的功夫。比喻时间短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张纲传》:“若鱼遊釜中,喘息须臾之间耳!”

经久不息

成语拼音

jīng jiǔ bù xī

成语解释

多指掌声和欢呼声长时间停息不下来。

成语出处

刘坚《草地晚餐》:“人群沸腾起来,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。”

苟延一息

成语拼音

gǒu yán yī xī

成语解释

苟延:苟且延续;息:喘息。指勉强维持生命

成语出处
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》:“一则忍耻偷生,苟延一息,冀乐昌破镜,再得重圆。”

孜孜不息

成语拼音

zī zī bù xī

成语解释

孜孜:勤勉的样子。指勤奋努力,不知疲倦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题画记》:“像他这样孜孜不息、力求精进的人,既成者业已大有可砚,将来的成就更是未可限量的。”

掩旗息鼓

成语拼音

yǎn qí xī gǔ

成语解释

①卷起军旗,停擂战鼓。指军队隐蔽行动,避免暴露目标。②比喻停止行动。

成语出处

《明史·流贼传·张献忠》:“献忠因得与山民市盐刍米酪,收溃散,掩旗息鼓,益西走白羊山。”

息息相通

成语拼音

xī xī xiāng tōng

成语解释

呼吸也相互关联。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。

成语出处
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他这店就是华中堂的本钱,他们里里头息息相通,岂有不晓得的道理?”

敛声屏息

成语拼音

liǎn shēng píng xī

成语解释

抑制语声和呼吸。形容畏惧、小心的样子。同“敛声屏气”。

成语出处

周立波《李大贵观礼》:“三十万军民敛声屏息地倾听领袖庄严洪亮的宣告。”

一息万变

成语拼音

yī xī wàn biàn

成语解释

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。形容变化很多很快

成语出处

宋·胡宏《题上封寺》:“风云万变一瞬息,红尘奔走真徒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