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行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先言往行这样含有行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行字的成语!

先言往行

成语拼音

xiān yán wǎng xíng

成语解释

行:行为。指前代圣贤的言行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任昉《为萧扬州荐士表》:“先言往行,人物雅俗,甘泉遗仪,南宫故事,画地成图,抵掌可述。”

萧行范篆

成语拼音

xiāo xíng fàn zhuàn

成语解释

萧:南朝宋代书法家萧思话;范:南朝宋代书法家范晔。萧擅长行书,范精于小篆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袁昂《古今书评》:“羊真孔草、萧行范篆,各一时绝妙。”

膝行肘步

成语拼音

xī xíng zhǒu bù

成语解释

用膝盖和肘部匍匐前进。形容地位低下,不足以与人平起平坐。

成语出处

唐·王勃《山亭思友人序》:“陆平原、曹子建,足可以车载斗量;谢灵运、潘安仁,足可以膝行肘步。”

谋听计行

成语拼音

móu tīng jì xíng

成语解释

犹言言听计从。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。

成语出处

宋·王令《读》:“然后天下之君,下堂去席,引手倒耳,以倾就其说而谋听计行。”

貌合行离

成语拼音

mào hé xíng lí

成语解释

表面上关系很密切,实际上是两条心。同“貌合神离”。

成语出处
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勤求》:“口亲心疏,貌合行离。”

令不虚行

成语拼音

lìng bù xū xíng

成语解释

指制定的法令必须切实执行。

成语出处

《管子·重令》:“国不虚重,兵不虚胜,民不虚用,令不虎行。”

货贿公行

成语拼音

huò huì gōng xíng

成语解释

指公开行贿受赂。同“贿赂公行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刑罚志》:“天平后,迁移草创,百司多不奉法,货贿公行。”

货赂大行

成语拼音

huò lù dà xíng

成语解释

指公开行贿受赂。同“贿赂公行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刘攽、刘恕等《〈魏书〉目录序》:“不贵礼义,故士无风节;货赂大行,故俗尚倾夺。”

计行虑义

成语拼音

jì xíng lǜ yì

成语解释

计:计策。行:实施。虑:考虑。义:道义。实施计策前要考虑到是否合乎道义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:“君子计行虑义,小人计行其利。”

看风行事

成语拼音

kàn fēng xíng shì

成语解释

看:观察,估量。比喻做事灵活机动

成语出处

孙中山《民权主义第四讲》:“许多专制国家,都是顺应潮流去看风行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