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14
带焉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狡焉思启这样含有焉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焉字的成语!

狡焉思启

成语拼音

jiǎo yān sī qǐ

成语解释

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成公八年》:“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,何国蔑有?”

习焉弗察

成语拼音

xí yān fú chá

成语解释

习:习惯;焉: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

成语出处

清·梁章钜《浪迹续谈·孙白谷》:“此实传庭,又或误以为‘傅庭’,耳食之徒,遂习焉弗察耳。”
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

成语拼音

pí zhī bù cún,máo jiāng yān fù

成语解释

焉:哪儿;附:依附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 >> 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”

狡焉思逞

成语拼音

jiǎo yān sī chěng

成语解释

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。同“狡焉思启”。

成语出处

康有为《上清帝第二书》:“诸夷以中国之易欺也,法人将问滇桂,英人将问藏粤,俄人将问新疆,德、奥、意、日、葡、荷皆狡焉思逞。”

择焉不精

成语拼音

zé yān bù jīng

成语解释

择:选择;精:精粹。从中有所选择却不够精当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荀与扬也,择焉而不精,语焉而不详。”

惄焉如捣

成语拼音

nì yān rú dǎo

成语解释

惄焉:忧思伤痛的样子。忧思伤痛,心中像有东西撞击。形容忧伤思念,痛苦难忍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:“我心忧伤,惄焉如捣。”

皮不存而毛焉附

成语拼音

pí bù cún ér máo yān fù

成语解释

存:存留;焉:哪里;附:附着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

成语出处

梁启超《墨学微》第一章:“然此果足为有命说之根据乎?一旦以力破此制度,则皮不存而毛焉附矣。”

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

成语拼音

bù rù hǔ xué,yān dé hǔ zǐ

成语解释

焉:怎么。不进老虎窝,怎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。 >> 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超曰:‘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当今之计,独有因夜以火攻虏,使彼不知我多少,必大震怖,可殄尽也。’”

狡焉思肆

成语拼音

jiǎo yān sī sì

成语解释

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。同“狡焉思启”。

成语出处

晋·潘岳《关中诗》:“蠢尔戎狄,狡焉思肆。”

习焉不觉

成语拼音

xī yān bù jué

成语解释

习:习惯;焉: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

成语出处

清·沈德潜《学诗晬语》下卷:“改漫为熳,不知起于何时?焉乌成马,习焉不觉,殊可怪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