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义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忠驱义感这样含有义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义字的成语!

忠驱义感

成语拼音

zhōng qū yì gǎn

成语解释

指为忠心所驱使,为正义所感召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吕温《题阳人城》诗:“忠驱义感即风雷,谁道南方乏武才?天下起兵诛董卓,长沙子弟最先来。”

弃信违义

成语拼音

qì xìn wéi yì

成语解释

信:信用;义:道义。违背诺言,不讲道义

成语出处

清·陈确《分三秦论》:“弃信违义,而背叛天下之所共主,以自行其智,虽得天下,其亡益违。”

辞不达义

成语拼音

cí bù dá yì

成语解释

指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仪礼·聘礼》:“辞多则史,少则不达,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。”

据义履方

成语拼音

jù yì lǚ fāng

成语解释

根据正道立身行事。

成语出处

晋·皇甫谧《高士传·许由》:“许由,字武仲,阳城槐里人也。为人据义履方,邪席不坐,邪膳不食。”

见义敢为

成语拼音

jiàn yì gǎn wéi

成语解释

看到正义的事,就勇敢地去做。同“见义勇为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曾巩《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》:“为吏明悟敏捷,见义敢为,不少屈以求合。”

仗义疎财

成语拼音

zhàng yì shū cái

成语解释

亦作“ 仗義疏財 ”。谓重义气而分财助人。 元 郑廷玉 《忍字记》楔子:“這個員外必是箇仗義疎財的人。” 元 无名氏 《贫富兴衰》第二折:“全不肯施仁布德行方便,那裏有仗義疎財發好心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三七回:“多聽的江湖上來往的人説兄長清德,扶危濟困,仗義疏財。”

弃信忘义

成语拼音

qì xìn wàng yì

成语解释

弃:丢弃;信:信用;义:道义。违背诺言,不讲道义

成语出处

《北史·周纪下·高祖武帝》:“背惠怒邻,弃信忘义。”

轻身徇义

成语拼音

qīng shēn xùn yì

成语解释

徇:通“殉”,为正义而献身。不顾生命,为正义而献身

成语出处

汉·申屠蟠《为猴氏女玉奏记外黄令》:“当时闻之,人无勇怯,莫不强胆增气,轻身徇义,攮袂高谈称羡。”

负恩忘义

成语拼音

fù ēn wàng yì

成语解释

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,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。同“负恩背义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虎头遇旧》:“紧降阶,释缚扶将起,是兄弟负恩忘义。”

背义忘恩

成语拼音

bèi yù wàng ēn

成语解释

指背弃道义,忘却恩德。同“背恩忘义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三折:“不想他背义忘恩,更待干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