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犯无隐 阅读更多 关于有犯无隐成语拼音yǒu fàn wú yǐn成语解释犯:触犯。臣下对君主应采取直言进谏的态度。虽然有所冒犯,也不应该隐讳不言成语出处唐·严郢《驳议吕堙》:“公有犯无隐,引经正辞。上是其言,刑为之省。”
擿伏发隐 阅读更多 关于擿伏发隐成语拼音niǎo fú fā yǐn成语解释擿:揭露。伏:隐藏。发:揭发。隐:隐蔽。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。亦作“擿奸发伏”、“擿伏发奸”。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9卷:“莅任之后,擿伏发隐,不畏豪横,不上半年,治得县中奸尻敛迹,盗贼潜踪,人民悦服。”
祸起隐微 阅读更多 关于祸起隐微成语拼音huò qǐ yǐn wēi成语解释隐微:隐蔽细小的地方。指灾祸往往萌发于隐蔽细小的地方成语出处宋·王曾《谏作玉清昭应宫》:“圣人贵于谋始,智者察于未形。祸起隐微,危生安逸。”
发奸摘隐 阅读更多 关于发奸摘隐成语拼音fā jiān zhāi yǐn成语解释发:揭发。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。形容治理政事精明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9卷:“再说陆公在任,公文不要,爱民如子,况又发奸摘隐,剔清利弊。”
隐然敌国 阅读更多 关于隐然敌国成语拼音yǐn rán dí guó成语解释敌国:相当于一国。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。同“隐若敌国”。成语出处宋·阳枋《谢交割启》:“隐然敌国,咸称细柳之真;贤若长城,岂类棘门之戏。”
花遮柳隐 阅读更多 关于花遮柳隐成语拼音huā zhē liǔ yǐn成语解释形容不让人看见,悄悄地走。成语出处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1回:“五儿听罢,便心下要分些赠芳官,遂用纸另包了一半,趁黄昏人稀之时,自己花遮柳隐的来找芳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