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0
带于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祸生于忽这样含有于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于字的成语!

祸生于忽

成语拼音

huò shēng yú hū

成语解释

忽:古代长度单位,1尺=10寸,1寸=10分,1分=10000忽。指灾祸产生于极细微的因素

成语出处

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福生于微,祸生于忽。日夜恐惧,唯恐不卒。”

安于泰山

成语拼音

ān yú tài shān

成语解释

比泰山还稳固,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;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枚乘传》:“变所欲为,易于反掌,安于泰山。”

易于反掌

成语拼音

yì yú fǎn zhǎng

成语解释

犹易如反掌。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必若所欲为,危于累卵,难于上天;变所欲为,易于反掌,安于泰山。”唐·冯用之《机论上》:“一得一失,易于反掌,一兴一亡,疾如旋踵,为国家者可不务乎?”

于安思危

成语拼音

yú ān sī wēi

成语解释

于:处于;思:想。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,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。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臣闻之《春秋》,于安思危,危则虑安。”

喜见于色

成语拼音

xǐ jiàn yú sè

成语解释

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。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。同“喜形于色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北史·尔朱荣传》:“与葛荣众寡非敌。葛荣闻之,喜见于色。”

无动于中

成语拼音

wú dòng yú zhōng

成语解释

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。指对应该关心、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,置之不理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三回:“以至顶到如今,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,他见也好,不见也好,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。”

问道于盲

成语拼音

wèn dào yú máng

成语解释

向瞎子问路。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,不解决问题。 >> 问道于盲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答陈生书》:“足下求速化之术,不于其人,乃以访愈,是所谓借听于聋,求道于盲。”

人浮于食

成语拼音

rén fú yú shí

成语解释

浮:超过,多余。食:指俸禄。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。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。亦作“人浮于事”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坊记》:“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,宁使人浮于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