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杖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杖钺一方这样含有杖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杖字的成语!

杖钺一方

成语拼音

zhàng yuè yī fāng

成语解释

杖钺:手持黄色大斧,表示威力。比喻掌握兵权或镇守一方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牧哲》:“王左仗黄钺,右秉白旄以麾。”

杖杜弄麞

成语拼音

zhàng dù nòng zhāng

成语解释

指人借读别字 >> 杖杜弄麞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有用‘杕杜’二字者,林甫不识杕字,谓吏部侍郎韦陡曰:‘此云杖杜何也?’陡俯首不敢言。又太常少卿姜度诞子,林甫手书庆之曰:‘闻有弄麞之庆’ 《旧唐书·李林甫传》

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

成语拼音

xiǎo zhàng zé shòu,dà zhàng zé zǒu

成语解释

轻打就忍受,重打就逃跑。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。 >> 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小棰则待过,大杖则逃走。 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

拿刀弄杖

成语拼音

ná dāo nòng zhàng

成语解释

挥舞刀枪棍棒。泛指动武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五回:“宝玉一发拿刀弄杖、寻死觅活的,闹的天翻地覆。”

持刀动杖

成语拼音

chí dāo dòng zhàng

成语解释

持:拿。杖:木棒。指动武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4回:“谁闹来着?你先持刀动杖的闹起来,倒说别人闹。”

大杖则走

成语拼音

dà zhàng zé zǒu

成语解释

杖:木棍;走:逃跑。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,他就逃走躲避,免陷父亲于不义。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。 >> 大杖则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刘向《说苑·建本》:“舜之事父也,索而使之,未尝不在侧;求而杀之,未尝可得。小箠则待,大箠则走,以逃暴怒也。”

掷杖成龙

成语拼音

zhì zhàng chéng lóng

成语解释

后以之为典,借指还乡。 >> 掷杖成龙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,然后就跳进壶里去。第二天,费去拜访他,和他一起入壶,但见房屋华丽,酒菜也很好。费于是向老翁学道,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,投杖于葛陂,变成一条龙。

束杖理民

成语拼音

shù zhàng lǐ mín

成语解释

指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。形容为官宽仁爱民。束杖,收起刑具。

成语出处

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八:“有刑罚徒流绞斩,吊拷絣把。设而不用,束杖理民宽雅。”

笞杖徒流

成语拼音

chī zhàng tú liú

成语解释

笞:鞭打;杖:棒打;徒:徒刑;流:流放。指古代的四种刑罚

成语出处

元·乔孟符《金钱记》第三折:“本是些风花雪月,都做了笞杖徒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