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4
带振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摛翰振藻这样含有振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振字的成语!

摛翰振藻

成语拼音

chī hàn zhèn zǎo

成语解释

摛:发抒;翰:毛笔;藻:文采。施展文才,铺陈辞藻

成语出处

《南齐书·丘巨源传》:“普唤文士,黄门中书,靡不毕集,摛翰振藻,非为乏人。”

振民育德

成语拼音

zhèn mín yù dé

成语解释

振:通“赈”,救济。指接济、帮助人民,涵养自己的德性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蛊》:“象曰:山下有风,蛊,君子以振民育德。”

重振旗鼓

成语拼音

chóng zhèn qí gǔ

成语解释

比喻失败后,整顿再起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湘灵子《轩亭冤·惊梦》:“侬欲重振旗鼓,烦你拟篇男女平权文劝戒女子。”

治兵振旅

成语拼音

zhì bīng zhèn lǚ

成语解释

兵、旅:泛指军队。整训军队,振作士气

成语出处

《唐饶歌·鼓吹曲十二篇》:“每有戎事,治兵振旅,幸歌臣词以为容。”

发蒙振落

成语拼音

fā méng zhèn luò

成语解释

蒙:遮盖,指物品上的罩物;振:摇动。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,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。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。 >> 发蒙振落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至如说丞相弘,如发蒙振落耳。”

振笔疾书

成语拼音

zhèn bǐ jí shū

成语解释

振:挥动;疾:迅速。挥动笔杆,急速地写起来。形容文思敏捷或写字的速度很快

成语出处

《清朝野史大观·学使以快短明衡文》:“题纸一下,不可构思,振笔疾书,奔往交卷。”

振缨公朝

成语拼音

zhèn yīng gōng cháo

成语解释

振缨:弹冠,出仕。指入朝做官

成语出处

晋·陶潜《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》:“振缨公朝,则德音允集。”

启聩振聋

成语拼音

qǐ kuì zhèn lóng

成语解释

聩:耳聋。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。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,指力量强大

成语出处

清·邓显鹤《邹君墓志铭》:“居德善俗,启聩振聋,儒者之效,匪徒言说。”

分贫振穷

成语拼音

fēn pín zhèn qióng

成语解释

分财物救助穷困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且抚其民,分贫振穷,长孤幼,养老疾。”

振国之患

成语拼音

zhèn guó zhī huàn

成语解释

振:拯救;患:灾难,祸患。拯救国家的祸息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陈丞相世家》:“常出奇计,救纷纠之雄,振国家之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