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正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守正不阿这样含有正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正字的成语!

守正不阿

成语拼音

shǒu zhèng bù ē

成语解释

正:公正;阿:偏袒。处理事情公平正直,不讲情面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君子独处守正,不桡众枉。”

强词夺正

成语拼音

qiǎng cí duó zhèng

成语解释

指无理强辩,明明没理硬说有理。同“强词夺理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关汉卿《金线池》第三折:“但酒醒,硬打挣,强词夺正,则除是醉时节酒淘真性。”

矫邪归正

成语拼音

jiǎo xié guī zhèng

成语解释

矫邪:纠正邪恶、邪念。归正:归于正路。改正错误,走上正道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吕光等载记论》:“向使矫邪归正,革伪为忠,……则燕秦之地可定,桓文之功可立。”

匡乱反正

成语拼音

kuāng luàn fǎn zhèng

成语解释

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仲尼悼礼废乐崩,追修经术,以达王道,匡乱世反之于正。”

安宅正路

成语拼音

ān zhái zhèng lù

成语解释

比喻仁义。谓以仁居心,以义行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仁,人之安宅也;义,人之正路也。旷安宅而弗居,舍正路而不由,哀哉!”

直言正谏

成语拼音

zhí yán zhèng jiàn

成语解释

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。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。

成语出处

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寡人奉先君之宗庙,守社稷,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。”

正身明法

成语拼音

zhèng shēn míng fǎ

成语解释

端正自身,严明法纪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元帝纪》:“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,正身明法,抑齐豪强,存恤孤独,隐实户口,劝课农桑。”

正正之旗

成语拼音

zhèng zhèng zhī qí

成语解释

正正:整齐。排列整齐的军旗。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。

成语出处

《孙子·军争》:“无要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阵。”

验明正身

成语拼音

yàn míng zhèng shēn

成语解释

验清楚确是其本人,而非冒名顶替者

成语出处

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下册:“只要‘验明正身’,不是冒充,他们陈家族长来不来,倒也不生关系。”

邪不犯正

成语拼音

xié bù fàn zhèng

成语解释

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。亦作“邪不伐正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刘束《隋唐嘉话》中卷:“臣闻邪不犯正,若使咒臣,必不得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