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1
带至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继踵而至这样含有至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至字的成语!

继踵而至

成语拼音

jì zhǒng ér zhì

成语解释

踵:脚后跟;接踵:足跟相接;至:到,来。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,接连不断地来。形容来者很多,络绎不绝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段灼传》:“由是四方雄俊继踵而至,故能世为强国,吞灭诸侯,奄有天下。”

至智弃智

成语拼音

zhì zhì qì zhì

成语解释

智慧达到极点,就可舍弃智慧不用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任数》:“至智弃智,至仁忘仁,至德不德,无言无思。”

策勋饮至

成语拼音

cè xūn yǐn zhì

成语解释

策勋:把功勋记载在简策上;饮至:指诸侯朝、会、盟、伐后回宗庙饮酒庆功。庆功祝捷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凡公行告于宗庙,反行饮至,舍爵策勋焉。”

至仁无亲

成语拼音

zhì rén wú qīn

成语解释

道德高尚仁慈的人对待万物一视同仁,无亲疏之别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运》:“请问至仁?庄子曰:‘至仁无亲。’”

至死靡它

成语拼音

zhì sǐ mǐ tā

成语解释

至:到;靡:没有;它:别的。到死也不变心。形容爱情专一,致死不变。现也形容立场坚定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鄘风·柏舟》:“之死矢靡它,母也天只,不谅人只。”

至再至三

成语拼音

zhì zài zhì sān

成语解释

指一而再,再而三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多方》:“我惟时其教告之,我惟时其战要囚之,至于再,至于三,乃有不用我降尔命,我乃其大罚殛之!”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二:“妾隔帘故邀其满引,至再至三,终不肯出。”

至圣先师

成语拼音

zhì shèng xiān shī

成语解释

至:最。旧时特指孔子。

成语出处

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唯天下至圣,为能联盟睿知,足以有临也。”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凡始立学者,必释奠于先圣先师。”

至死不悟

成语拼音

zhì sǐ bù wù

成语解释

至:到;悟:醒悟。到死也不醒悟。 >> 至死不悟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柳完元《临江之麋》:“麋出门,见外犬在道甚众,走欲与为戏。外犬见而喜且怒,共杀食之,狼藉道上。麋至死不悟。”

一秉至公

成语拼音

yī bǐng zhì gōng

成语解释

秉:掌握、主持;至:极、最。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。形容大公无私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十回:“然而平中丞却不以此为轻重,委差委缺,仍旧是一秉至公。”

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

成语拼音

shì yǒu bì zhì,lǐ yǒu gù rán

成语解释

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,道理本来就该这样。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,还是要出现,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,是无法改变的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二十九回:“看官们有所未知,从来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