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谓式成语

朝不保暮

zhāo bù bǎo mù

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变化。极言情况危急或境遇窘迫。

成语出处

晋·袁宏《后汉纪·质帝纪》:“二千石长吏遇民如虏,或卖用田宅,或绝命捶楚,大小无聊,朝不保暮。”

臭名昭著

chòu míng zhāo zhù

成语正音

臭,不能读作“xiù”。

坏名声人人都知道。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十章:“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,在前方打狗吃,臭名昭著。”

出师不利

chū shī bù lì

师:军队。利:顺利。出战不顺利。形容事情刚开始,就遭受败绩。

成语出处

浩然《艳阳天》第29章:“今天真是出师不利,一个好人都没有遇上。”

愁肠百结

chóu cháng bǎi jié

成语正音

结,不能读作“jiē”。

愁肠:忧愁的心肠。百结:极多的结头。忧愁苦闷的心肠好象凝结成了许多的疙瘩。形容愁绪郁结,难于排遣。

成语出处

《敦煌变文集·王昭君变文》:“愁肠百结虚成着,口口口行没处论。”

出言无状

chū yán wú zhuàng

说话放肆,没有礼貌。

成语出处

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3回:“他小主人下了第,正没好气,他却自以为本事大的了不得,便出言无状起来。”

臭名远扬

chòu míng yuǎn yáng

名:名声;扬:传播。坏名声传得很远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 刘义真传》:“案车骑将军义真,凶恶之性,爰自稚弱,咸阳之酷,臭声远播。”

长歌代哭

cháng gē dài kū

长歌:放声歌咏,借指写诗文。用放声歌咏来代替痛哭泣,借以抒发胸中的悲愤

成语出处

清·秋瑾《挽故人陈阙生》序:“手挽一章,亦长歌代哭之意。”

长缨在手

cháng yīng zài shǒu

缨:绳子。手里拿着长绳准备去俘获敌人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军自请:愿受长缨,必羁南越王而致阙下。”

长城万里

cháng chéng wàn lǐ

指中国长城。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或军队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休日留园中至暮乃归》:“长城万里知谁许,看镜空悲两鬓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