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谓式成语

景公求雨

jǐng gōng qiú yǔ

祈求龙王降雨的迷信活动。比喻统治者体恤民情,顺应民意。 >> 景公求雨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于是景公出野暴露。三日,天果大雨,民尽得种时。 春秋·齐·晏婴《晏子春秋·内篇谏上》

镜分鸾凤

jìng fēn luán fèng

比喻夫妻分离。 >> 镜分鸾凤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文场选士,纷纷都是才俊徒,少甚么镜分鸾凤。 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临妆感叹》

靖言庸违

jìng yán yōng wéi

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。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尊传》:“伤害阴阳,为国家忧,无承用诏书之意,靖言庸违,象龚滔天。”

京兆画眉

jīng zhào huà méi

指夫妇或男女相爱。用为夫妇或男女相爱的典实。 >> 京兆画眉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[敞]又为妇画眉,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。有司以奏敞。上问之一,对曰:‘臣闻闺房之内,夫妇之私,有过于画眉者。’上爱其能,弗备责也。”

荆棘载途

jīng jí zài tú

满路都是荆棘。比喻环境困难,障碍很多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乃祖吾离被苫盖,蒙荆棘,以来归我先君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无道路可从,冒榛薮也,说其穷困之极也。”

精卫填海

jīng wèi tián hǎi

成语正音

填,不能读作“tiān”。

精卫衔来木石,决心填平大海。旧时比喻仇恨极深,立志报复。后比喻意志坚决,不畏艰难。 >> 精卫填海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“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东海。”

精神恍惚

jīng shén huǎng hū

成语正音

恍,不能读作“ɡuānɡ”。

恍忽:糊里糊涂的样子。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楚·宋玉《神女赋〉》:“精神怳忽,若有所喜。”

精诚所至

jīng chéng suǒ zhì

成语正音

精,不能读作“jīn”。

人的真诚的意志所到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九卷:“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,贞心不寐,死后重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