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谓式成语

各司其事

gè sī qí shì

司:主管,经营。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摊事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十四回:“今日便须派定路数,各司其事。”

粪堆上长灵芝

fèn duī shàng zhǎng líng zhī

灵芝:菌类植物,古人以为吃了可以长生。比喻在卑下的环境中产生出高贵的东西

成语出处

元·杨文奎《儿女团圆》第四折:“敢则是鸦窝里出凤凰,粪堆上长灵芝,这言语信有之。”

愤气填膺

fèn qì tián yīng

填:填塞;膺:胸。愤怒之气充满胸膛。形容十分气愤

成语出处

宋·张孝祥《六州歌头》词:“使行人到此,忠愤气填膺,有泪如倾。”

粉面含春

fěn miàn hán chūn

粉面:指女子的面庞;含:饱含,充满;春:生意,生机。比喻和颜悦色。形容女子面容和蔼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回:“粉面含春威不露,丹唇未启笑先闻。”

辨若悬河

biàn ruò xuán hé

辨,通“辩”。犹言口若悬河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居正《翰林院读书说》:“吾见一人焉,辨若悬河,藻若春工;含吐邹枚,方驾陆谢。”

分文不受

fēn wén bù shòu

分:指银子计量的最小单位;文:指制钱的最小单位。一个钱也不接受。比喻不计报酬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3回:“供了素斋,又具白银一两为谢。三藏分文不受。”

辨如悬河

biàn rú xuán hé

辨,通“辩”。犹言口若悬河。

成语出处

金·王若虚《后序》:“故士有读书万卷,辨如悬河,而不免为陋儒……唯其不合于大公至正之道故也。”

各抒所见

gè shū suǒ jiàn

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。同“各抒己见”。

成语出处

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议院》:“中国历代帝王继统,分有常尊,然而明良喜起,吁咈庚歌,往往略分言情,各抒所见。”

辩才无阂

biàn cái wú hé

佛教语。指菩萨为人说法,义理通达,言辞流利,后泛指口才好,能辩论。

成语出处

《艺文类聚》卷七六引南朝梁王筠《国师草堂寺智者约法师碑》:“显证一乘,宣扬三慧,辩才无阂,游戏神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