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0-06-03 16:02
带紫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垂朱拖紫这样含有紫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紫字的成语!

垂朱拖紫

成语拼音

chuí zhū tuō zǐ

成语解释

垂:挂下;朱:朱绂,官服上的带子;紫:紫色印绶。借指高官显宦

成语出处

唐·崔颢《江畔老人愁》:“自言家代仕梁、陈,垂朱拖紫三十人。”

怀银纡紫

成语拼音

huái yín yū zǐ

成语解释

指显贵。银,银印;紫,紫绶。汉制,相国、丞相、太尉、公侯皆紫绶;秩二千石皆银印。

成语出处

汉·王充《论衡·命禄》:“怀银纡紫,未必稷契之才。积金累玉,未必陶朱之智。”

紫电清霜

成语拼音

zǐ diàn qīng shuāng

成语解释

紫电、清霜:都是古宝剑名,紫电是吴大帝的六把宝剑之一。形容武器锋利精良

成语出处

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紫电清霜,王将军之武库。”

朱紫难别

成语拼音

zhū zǐ nán bié

成语解释

朱:红色。古代以朱色为正色,紫色为间色,比喻正邪、好坏。形容善恶不辩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董允传》:“丞相亮将北伐,住汉中,虑后主富于春秋,朱紫难别,以允秉心公亮,欲任以宫省之事。”

红得发紫

成语拼音

hóng dé fā zǐ

成语解释

形容一个人走红,受重视到了过分的程度

成语出处

靳凡《公开的情书》:“她仗着出身好,业务好,红得发紫。”

红紫乱朱

成语拼音

hóng zǐ luàn zhū

成语解释

古以朱为正色,紫为杂色。红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。比喻邪道取代正道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:恶紫之夺朱也。”《孟子注疏·赵岐·题辞》:“正涂壅底,仁义荒怠,佞伪驰骋,红紫乱朱。”

俯拾青紫

成语拼音

fǔ shí qīng zǐ

成语解释

俯:屈身,低头;青紫:古代公卿服饰,借指高官显宦。指轻易得到高官显宦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王僧孺《答江琰书》:“献书尽先贤之德,作颂罄前皇之美,岂不俯拾青紫,坐享大夫?”

背紫腰金

成语拼音

bèi zǐ yāo jīn

成语解释

身穿紫袍,腰佩金饰。指做大官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宦门子弟错立身》:“指望你背紫腰金,怎知你不成器!”

珥金拖紫

成语拼音

ěr jīn tuō zǐ

成语解释

珥:插;拖:下垂。插金珰,拖紫袍。指官位显赫

成语出处

《梁书 明山宾传》:“明祭酒虽出抚大藩,拥旄推毂,珥金拖紫,而恒事屡空。”